第118章 前锋

    第118章 前锋
    成皋城外。
    一片片晋军营寨相连在旷野之上,三桿高耸的黑色旗帜隨风飘摆。
    当城內的秦军將士得知那旗帜上刻的乃是王、檀、沈三字后,既畏惧,又感到侥倖。
    畏惧的是这三位晋军將领攻伐至今未尝败绩,侥倖的是没有看见“刘”字旗帜。
    帐內。
    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毛德祖眾將云集。
    刘裕本共予以他们五万精兵为前锋,两月以来,兵力已扩充至八万,四路兵马分別將成皋与虎牢围的水泄不通,哪怕是一只大雁飞过,也不免要被军中强弓手一箭射下。
    一步慢,步步皆慢。
    好在有成皋与虎牢两座最后的防线,才暂时抵晋军於城下。
    多日以来,晋军围而不攻,闹得秦军人心惶惶,晋军越是没有动静,他们就越是慌乱。
    “檀將军所说的內应,何时才能动手?”沈林子问道。
    “快了,昨日已有消息,再等上几日。”
    沈林子听檀道济还在敷衍,语气尖锐道:“一日復一日,这已快半月有余,若这是秦军的反间之计,將军该如何与主公交代?
    “反间之计?若秦国真能有这般大才,这一路之上,何来如此多降军?”檀道济驳道。
    他好岁还是遇上了董遵,不像沈林子,自彭城水路西进之后,哪吃过什么硬仗?
    “此时不是爭吵的时候,成皋、虎牢之险,若是硬攻,不知要死伤几何,檀將军既然能取得內应,不动兵戈入关,耗费些时日也无妨。”
    毛德祖虽是帐中官职最低的,但他年岁最大,眾人也都对他多有尊敬,听其言后,遂都放缓了语气。
    “我並非是针对檀將军,要是不能在入冬之前攻克潼关,拖得时日久了,便是给秦国喘上一大口气。”
    此时已到了秋季,关內的麦子已经长成,要是不凭藉锐势一鼓作气打进长安,秦军有了粮食,
    又能徵募兵丁,以此充足守备。
    魏国正在河北虎视,晋军虽暂时不缺粮草,但近二十万兵马,一日耗费钱粮不知凡几。
    “欲速则不达,我军急於攻城,秦军反而心安。”沉默了半响的王镇恶出声道。
    正常情况下,想要攻克成皋这样的坚城,半月之內,绝无可能。
    当帐內一时烦闷之际,一名副將快步入帐喊道,
    “诸位將军还是赶快出营看看吧。”
    听此一言,檀道济最为急切,“可是降了?!”
    副將摇了摇头,喜怒参半说道。
    “是世子来了。”
    营外。
    一百名从头武装到脚趾的武士齐列行进,为首少年身戴金甲,跨坐在赤色宝驹之上,可谓是意气风发。
    在其身后两侧,则是顏延之与恩。
    寨门迅即而开,王镇恶与一眾將领於门外相迎。
    刘义符在远处眺望眾將,问道:“除去王公之外,老师可还认得其他將军?”
    除去接触较深的王镇恶,其余人刘义符虽见过一两面,却不怎了解,对其脾性也仅仅停留在他人口中。
    “世子可倚重毛德祖。”
    刘义符听顏延之所言,若有所思一番,点了点头。
    赤驹愈发接近,王镇恶见刘义符神情自然,毫无怯场之意,又不免高看几分。
    隨著刘义符来到近前,本还松邂一口气的眾將看见其腰间佩剑,皆是愣了下,却都未出声相问。
    王镇恶站在首位,便领著身后眾將屈身作揖。
    刘义符见状,便翻身下马,上前扶起了王镇恶。
    “將军不必多礼。”
    等刘义符下马后,方才感受到眾將的高大,自己只能仰首与其相视。
    刘义符在与眾將一一行礼过后,便隨著王镇恶一同入了大帐。
    本该坐於首位的王镇恶將座位让出,令亲信再置一椅,坐到了刘义符的身旁。
    坐到首位后的刘义符感到有些不自在,他见眾人都不言语,便只好先出声问道:“诸位將军进展可还顺利?”
    大营离成皋不算远,刘义符自然能够窥见攻城进展,他多嘴一问,无非是借著眾人不了解自己的来意,上一上压力。
    受此一问,檀道济当即应道:“大军停於城下,是为等待接应之人。”
    赵玄已调离至柏谷坞后,姚便对姚禹三人百般依仗,接连撤换了数位將领。
    “还要等待几日。”
    “快了,昨晚仆已收到回信,调换人手需要两日左右时间。”
    檀道济在面对刘义符时与沈林子截然不同,他將先前的回答换著法子的又缓声复述一遍。
    沈林子警了他一眼,心有不忿,但也没有在此时拆台。
    毕竟他们几人现在也算是处於荣辱与共的状態,若成皋虎牢不能攻克,要担责降罪的话,也是几人一同受著。
    “嗯,如此甚好。”刘义符面无表情回道,
    眾將见刘义符模稜两可的態度,便侧目望向顏延之与前恩两人。
    顏延之的性子人尽皆知,要是光看,是肯定看不出什么。
    恩平日里不苟言笑,常常绷著个脸,也发现不了端倪。
    对於眾將想要自己父亲的心思,刘义符不以为意,这帐中在座之人,可都是將来的开国功臣。
    哪个將领身上不是战功赫赫,他能获得他们的敬畏,也就是因为腰间的佩剑。
    若没有这把剑,眾將便能一眼看出他是来蹭军功的。
    有了这把剑,意味又截然不同起来。
    世子亲自赴前军大营,怎么看都像是刘裕对他们进展感到不满,故而让刘义符来此督军。
    如今大军按兵不动,刘义符却偏偏又在此时赶来,要是他不明事理,在刘裕耳边言语几句,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將军勿要拘谨,与平时一般就可以了。”面对著帐中的寂静,刘义符笑声道。
    听得此言,沈林子便问向顏延之,“延年兄近来可好?”
    沈林子平时在军中都不怎议论军事,他在行军閒暇之时,常以作诗辞解乏,
    沈林子见到顏延之后,顿然面露喜色,全然无先前急切。
    “帐中乃议军事之所,沈將军要议私事,不妨晚些再敘。”
    沈林子见顏延之一如既往的刚直,也不恼,頜首应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