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砚冬之举功在千秋
幸好命运还是眷顾自己这边的。
苏砚冬醒了两天之后,想到梦中的结局,还是觉得后怕。
原来歷史上的自己不仅罪名没有洗清,就连身边的人也一个个死掉,带著遗憾离去吗?
苏砚冬闻了闻药,“怎么这么腥?”
她不知道自己喝的是景和帝的血,此时以为是什么奇奇怪怪的药材。
她从小喝过的中药里面就有各种虫子的尸体和不明物体,眼前这碗的味道倒像是某种动物的血液。
“用了珍稀动物的精血,莫要等它冷了。”於万三自觉答得滴水不漏。
苏砚冬一把抓过於万三打算一口口餵她的勺子,“这么难喝的药居然要一口口喝,rua。”
一口闷了之后,苏砚冬擦了擦嘴巴,“什么动物这么有用?可以饲养一批。”
她清楚自己的身体,虚弱异常,还有些许心理上的毛病,身心受创,这种动物居然能把自己治好。
白济世和白露等人突然停滯了一下,“这种动物……应该饲养不了吧?”
苏砚冬有些奇怪,白济世却擦了擦汗。
饲养景和帝吗?他有点不太敢。
“我可以出一份培育方案,按照动物习性进行细节更改就行了,找不到一公一母吗?”
“……”
还真找不到。
景和帝只有一个公的。
於万三用稻种,总算转移了苏砚冬的注意力。
从前苏砚冬就对多季稻早有耳闻,如今看到南疆的本土双季稻,更是兴奋异常。
“快交给研发部研究一下,先出第一批稻种,这可要保护好了,必要可以去找皇帝要通行令,这可是好事……”
等到一眾吩咐下去之后,苏砚冬精力不足匆匆睡去。
只留下面面相覷的白济世和白露。
刚刚大人不明情况说的话,让他们既感到好笑又感觉缺德,有点像大人之前讲的地狱笑话。
“院长大人,高家那边,还需要回应吗?”
高家確实一直都很关心大人的情况,不过更多的是关心大人死了没,態度让人不舒服。
大人曾经说过,你的价值决定別人的態度,高家那边有一半的人都倒戈了,连少主令牌都没什么用,在驛站中途的时候甚至还有人窥伺大人的行踪。
白夜难得不那么意气用事了,快意恩仇什么的,不適合给属下们作表率,此时也学坏的白夜说道。
“让高家那边表示表示,意思一下,原话给他们。”
怎么个意思呢?你说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什么都没说。
那位高大人如果真的心疼作为少主的苏砚冬,自然会表示的,这是高家资產中最九牛一毛的东西。
这些世家的珍藏药材,可比慈安院一穷二白的好多了,不是自詡大人的生父吗?此时不表示表示怎么好?
白夜想了想平时於万三的做法,“让他们大张旗鼓的表示,可不要小气 。”
这就是大人所说的阳谋吧?带了快十年孩子的白夜想著,这做派可以让他们知道,大人要回来了,先自我清理比较好。
不然大人的手段也不是吃素的。
他愿意成为苏砚冬一辈子的刀,替她夺去那些不臣不忠之人的性命。
——
“听说了吗,那院子里来了一位俊朗的公子,好像还是个书生呢。”
“俊得嘞,我表姨是个寡妇都动心了。”
“只是怎么像个小媳妇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还想看呢。”
景和帝擦了擦脑袋上的汗,“公子,要不要找人驱散?”
化名黄恆春的景和帝摇了摇头,“还是不要了。”
江南都是苏砚冬一点点建设起来的,景和帝並不想破坏。
相反,他还很想看看在自己错过的那些年,苏砚冬都经歷过什么。
除了那些被污衊和构陷的罪名以外,景和帝还想要再了解一些,苏砚冬別的面貌。
看看苏砚冬是如何把江城这个穷苦的甚至接近流放的苦水之地,建设成为如今声名鹊起的江城。
景和帝带著草帽掩盖面貌,逐渐走到了一处雕像,望著这粗糙却质朴的雕像下面的贡品,不由得问起来。
“这是何物?”
万大伴去问了问周围的百姓,景和帝却有些等不及,抓住一个青年汉子就开始问了。
“你是外地来的吧?”
这汉子看了一眼雕像,满眼崇拜,“这可是治水之神苏大人的雕像,当年要不是苏大人,我应该已经两岁了。”
这话说的,话糙理不糙,景和帝听出来了百姓们对苏砚冬的崇拜,难免多问了一下,“可以告诉我那位苏大人更多的事情吗?”
他想要多多了解一下,从未了解过的苏砚冬。
在朝堂上的苏砚冬固然意气风发,尤其是前段日子回归朝堂压得眾臣喘不过气,可私下里还有这样平易近人的苏砚冬吗?
那雕像上刻的是苏砚冬跟著眾人一起搬石头的画面,仿若八尺的苏砚冬让景和帝差点认不出来了,没有多么宏伟,却有著让人崇拜的力量。
他见过如今苏砚冬的模样,穿著素雅的襦裙,浑身书卷气还带著首辅的威仪,却从来没见过苏砚冬浑身是泥搬石头的画面,这……难道是真实发生的吗?
“我也是参与了这雕像工程的,”这汉子回忆起来,“当年我们其实是设计了好几版的,不是大人站在高台上指挥,就是大人单手举起来堤坝石的画面,但是都被大人反对了。”
汉子笑了一下,却带著羞涩的崇拜,“大人说,她其实也只是个普通人,並不想要別人只是通过雕像认识她,还有她与其他力夫们一同努力的景象,这样才不漏下所有人的功劳。”
景和帝这才明白,旁边的那些力夫们的雕像是何用处,若是旁人,定然是作秀或者是表现伟岸与高大,苏砚冬却把自己放在与百姓相同的地位。
他走上前去,身边的令牌举起,是慈安院的牌子,於是围守的眾人纷纷退让了,就这样看著景和帝上前抚摸苏砚冬的雕像。
这样鲜活的、为国为民的苏砚冬,怎么会不让人心动呢?
从帝王的角度来看,苏砚冬的这尊雕像,將后世来此地任职的所有官员都真正变成了父母官。
不是高高在上、运筹帷幄,而是真正为百姓做事、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砚冬之举功在千秋啊!
自己从前是怎么对苏砚冬误会这么深的?他的手触碰到苏砚冬雕像的时候,分明看到了一颗为国为民、爱民如子的心。
胳膊上的伤口因为动作太大被撕裂,一滴血滴到苏砚冬雕像的身上,逐渐滑落没留下一点印记。
苏砚冬醒了两天之后,想到梦中的结局,还是觉得后怕。
原来歷史上的自己不仅罪名没有洗清,就连身边的人也一个个死掉,带著遗憾离去吗?
苏砚冬闻了闻药,“怎么这么腥?”
她不知道自己喝的是景和帝的血,此时以为是什么奇奇怪怪的药材。
她从小喝过的中药里面就有各种虫子的尸体和不明物体,眼前这碗的味道倒像是某种动物的血液。
“用了珍稀动物的精血,莫要等它冷了。”於万三自觉答得滴水不漏。
苏砚冬一把抓过於万三打算一口口餵她的勺子,“这么难喝的药居然要一口口喝,rua。”
一口闷了之后,苏砚冬擦了擦嘴巴,“什么动物这么有用?可以饲养一批。”
她清楚自己的身体,虚弱异常,还有些许心理上的毛病,身心受创,这种动物居然能把自己治好。
白济世和白露等人突然停滯了一下,“这种动物……应该饲养不了吧?”
苏砚冬有些奇怪,白济世却擦了擦汗。
饲养景和帝吗?他有点不太敢。
“我可以出一份培育方案,按照动物习性进行细节更改就行了,找不到一公一母吗?”
“……”
还真找不到。
景和帝只有一个公的。
於万三用稻种,总算转移了苏砚冬的注意力。
从前苏砚冬就对多季稻早有耳闻,如今看到南疆的本土双季稻,更是兴奋异常。
“快交给研发部研究一下,先出第一批稻种,这可要保护好了,必要可以去找皇帝要通行令,这可是好事……”
等到一眾吩咐下去之后,苏砚冬精力不足匆匆睡去。
只留下面面相覷的白济世和白露。
刚刚大人不明情况说的话,让他们既感到好笑又感觉缺德,有点像大人之前讲的地狱笑话。
“院长大人,高家那边,还需要回应吗?”
高家確实一直都很关心大人的情况,不过更多的是关心大人死了没,態度让人不舒服。
大人曾经说过,你的价值决定別人的態度,高家那边有一半的人都倒戈了,连少主令牌都没什么用,在驛站中途的时候甚至还有人窥伺大人的行踪。
白夜难得不那么意气用事了,快意恩仇什么的,不適合给属下们作表率,此时也学坏的白夜说道。
“让高家那边表示表示,意思一下,原话给他们。”
怎么个意思呢?你说是什么意思?
我们可什么都没说。
那位高大人如果真的心疼作为少主的苏砚冬,自然会表示的,这是高家资產中最九牛一毛的东西。
这些世家的珍藏药材,可比慈安院一穷二白的好多了,不是自詡大人的生父吗?此时不表示表示怎么好?
白夜想了想平时於万三的做法,“让他们大张旗鼓的表示,可不要小气 。”
这就是大人所说的阳谋吧?带了快十年孩子的白夜想著,这做派可以让他们知道,大人要回来了,先自我清理比较好。
不然大人的手段也不是吃素的。
他愿意成为苏砚冬一辈子的刀,替她夺去那些不臣不忠之人的性命。
——
“听说了吗,那院子里来了一位俊朗的公子,好像还是个书生呢。”
“俊得嘞,我表姨是个寡妇都动心了。”
“只是怎么像个小媳妇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还想看呢。”
景和帝擦了擦脑袋上的汗,“公子,要不要找人驱散?”
化名黄恆春的景和帝摇了摇头,“还是不要了。”
江南都是苏砚冬一点点建设起来的,景和帝並不想破坏。
相反,他还很想看看在自己错过的那些年,苏砚冬都经歷过什么。
除了那些被污衊和构陷的罪名以外,景和帝还想要再了解一些,苏砚冬別的面貌。
看看苏砚冬是如何把江城这个穷苦的甚至接近流放的苦水之地,建设成为如今声名鹊起的江城。
景和帝带著草帽掩盖面貌,逐渐走到了一处雕像,望著这粗糙却质朴的雕像下面的贡品,不由得问起来。
“这是何物?”
万大伴去问了问周围的百姓,景和帝却有些等不及,抓住一个青年汉子就开始问了。
“你是外地来的吧?”
这汉子看了一眼雕像,满眼崇拜,“这可是治水之神苏大人的雕像,当年要不是苏大人,我应该已经两岁了。”
这话说的,话糙理不糙,景和帝听出来了百姓们对苏砚冬的崇拜,难免多问了一下,“可以告诉我那位苏大人更多的事情吗?”
他想要多多了解一下,从未了解过的苏砚冬。
在朝堂上的苏砚冬固然意气风发,尤其是前段日子回归朝堂压得眾臣喘不过气,可私下里还有这样平易近人的苏砚冬吗?
那雕像上刻的是苏砚冬跟著眾人一起搬石头的画面,仿若八尺的苏砚冬让景和帝差点认不出来了,没有多么宏伟,却有著让人崇拜的力量。
他见过如今苏砚冬的模样,穿著素雅的襦裙,浑身书卷气还带著首辅的威仪,却从来没见过苏砚冬浑身是泥搬石头的画面,这……难道是真实发生的吗?
“我也是参与了这雕像工程的,”这汉子回忆起来,“当年我们其实是设计了好几版的,不是大人站在高台上指挥,就是大人单手举起来堤坝石的画面,但是都被大人反对了。”
汉子笑了一下,却带著羞涩的崇拜,“大人说,她其实也只是个普通人,並不想要別人只是通过雕像认识她,还有她与其他力夫们一同努力的景象,这样才不漏下所有人的功劳。”
景和帝这才明白,旁边的那些力夫们的雕像是何用处,若是旁人,定然是作秀或者是表现伟岸与高大,苏砚冬却把自己放在与百姓相同的地位。
他走上前去,身边的令牌举起,是慈安院的牌子,於是围守的眾人纷纷退让了,就这样看著景和帝上前抚摸苏砚冬的雕像。
这样鲜活的、为国为民的苏砚冬,怎么会不让人心动呢?
从帝王的角度来看,苏砚冬的这尊雕像,將后世来此地任职的所有官员都真正变成了父母官。
不是高高在上、运筹帷幄,而是真正为百姓做事、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砚冬之举功在千秋啊!
自己从前是怎么对苏砚冬误会这么深的?他的手触碰到苏砚冬雕像的时候,分明看到了一颗为国为民、爱民如子的心。
胳膊上的伤口因为动作太大被撕裂,一滴血滴到苏砚冬雕像的身上,逐渐滑落没留下一点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