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人能生而知之吗?人生下来就会做官吗

    这股风当然吹进了朝堂。
    此时弹劾的大多都是世家官员,这本《生民镜》在骂自己,世家官员还是能看懂的。
    高鰲拜眼观鼻口观心,並不发话,只等著別人衝锋陷阵。
    那篇《论寒门与世家》,在场的人谁没看过?景和帝更是反覆阅读,想要找出如今困境的破局之法。
    他能忍,却不想落入万平帝那般的处境,难道要把高鰲拜熬死了自己才能掌握权力吗?
    “陛下,近日民间有妖报流传,妄议朝政,离间士庶,当速速查禁,捉拿主使!”
    此时弹劾的都是御史台的人,在杨党被景和帝整治之后,世家子弟自动补位,也就没有真正为了江山弹劾的清臣了。
    “陛下,”此时说话的是吏部侍郎王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生民镜》所言都是实情,当年老臣赶考,曾见过世家子弟凭门路占了名额,如今士子们呼声甚高,若是一味禁止,恐怕失去天下读书人之心。”
    紧接著,苏砚冬放在明面上的苏党明线也开团秒跟。
    “王侍郎所言极是!当开恩科,以收人心!”这些中层官员往日里都不起眼,如今却像是小草一样冒出来,景和帝甚至对他们没什么印象。
    沈辽在一边不说话,谁都知道沈府二子反目,如今闹得不可开交,也是因为苛捐杂税的事情,长子敛財,还要到亲弟弟头上了。
    徐仕翀脸色一沉,就开始反驳,“陛下,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开科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计其数,不应在此时增添如此巨大的开支。”
    这是用钱来阻止开科的。
    礼部尚书林柏是新上任的世家官员,此时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科举是关乎国家根基的大事,需要严谨有序,仓促开科准备不足,如何能保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只怕到时候鱼龙混杂,选出滥竽充数之辈,反而坏了朝廷的名声。”
    这是用质量来压自己了,就算是世家官员有能力,也没有为国为民的心啊!
    朝堂之上可以说是一片反对之声,王宴几人的声音被盖过,高鰲拜同样站出来,声音略显苍老却掷地有声充满威严。
    “陛下,寒门子弟毫无根基和背景,如何懂得朝堂的规矩和为官之道?恐怕不仅不能为朝廷分忧,还会扰乱朝堂秩序,引起动盪不安。”
    高鰲拜一开口全场都安静了,景和帝却隱忧更深,“再者,寒门子弟大多来自於偏远之地,见识短浅,所学知识也只局限於一隅,又怎么能与世家子弟多年的学识积累和家族薰陶相比?”
    高鰲拜就是看不起寒门子弟,这些穷酸入了朝堂,只会拉低了朝廷的档次。
    要是苏砚冬在此处就好了,景和帝想过无数次苏砚冬,也只有她敢和高鰲拜正面硬刚。
    苏砚冬心里也苦,你们都默认我要打头阵,我能不打吗?每每口水交战,苏砚冬都不落於下风,只是每次下朝之后都要更衣。
    景和帝开口了,全场文武视线聚集,“高爱卿,人能生而知之吗?”
    这些为官之道不都是学的吗,又如何能用他们不懂为官之道来限制寒门子弟?
    “陛下所问,应当不能。”高鰲拜不卑不亢,可接下来景和帝就挖了个坑给他。
    “那世家子弟一生下来就会当官吗?”苏砚冬不也是一点点学的?寒门子弟不乏惊才绝艷的官员,却被卡在了第一关,家世。
    吏部侍郎王宴算是捡漏,在此之前,除了苏砚冬的苏党,其他的寒门官员都在底层打转呢。
    “自然是不能的,世家子弟流淌著高贵的骨血,生来聪慧,有高尚品德,与寒门截然不同。”
    说著还摇了摇头,一副不屑的样子。
    那唯一闯出来的寒门苏砚冬,不还是自己的孩子吗?说明他们世家的血脉就是不一样。
    小马氏那日辩驳过后就闭门不出,高鰲拜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心里还升起为女儿招夫的想法。
    高鰲拜这么多年来,还是那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当初他尚且是不受宠的皇子时,高鰲拜连正眼都不瞧自己。
    “哦?朕的母亲也是一介小小平民,如何能用这骨血论来说?”
    若真要论这骨血论,他景珩根本没机会坐上王位,哪个兄弟不比他血统高贵?
    “陛下是天潢贵胄,哪能与常人相比?”
    苏砚冬也是平民,哪里不能与常人相比了?高鰲拜这明显是眼高於顶,看不起任何寒门,连从前的苏砚冬,都是以污名相称,却不想迴旋鏢扎到自己了。
    苏砚冬可就是寒门代表,从前谁都瞧不起苏砚冬的身世,可阿冬不需要他们瞧得起。
    景和帝自然是站在王宴这边了,高鰲拜每一个字都在挑衅自己,景和帝后面各打五十大板。
    “科举先行筹备,即刻举办!”
    筹备也需要世家官员的参与,景和帝深知新朝第一次科举,世家官员们定然会做手脚,那些诗词歌赋还有礼仪拿来为难寒门子弟,不要脸到了多古老的礼仪都拿来考。
    “科举的题目由朕来定,加入数术和策略。”
    这些才是真正能够救国的东西,阿冬从前提出来的科教兴国新政,是景和帝据理力爭保下来的政策,在此次裂旗之战中,发挥的作用很大。
    甚至到了扭转局势的作用,那些新式武器都是阿冬研发出来的,所投入的成本和人力都是个人组织的,若是国家出力,不知道能够达到多大的效果。
    可偏偏有拦路虎又出来阻止,“陛下,数术乃微末小技,为何要纳入科举啊!”
    “卿还来问朕?连数数都数不明白,只一味靠著师爷处理政务,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谈何为官?”
    景珩从前还不知道当官这么清閒,比他这个做皇帝的还清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