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拓跋南一胎八宝

    “报!北疆异动!”
    景和帝是京都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
    而此时的天幕,却正在播放大虞朝的危机。
    【要问苏相死后,受影响最大的是谁呢?当然就是大虞了。】
    【不要以为文官在战场上的作用不大,苏相可不是简单的文官。】
    老李此时穿著一身武装,看样子英姿颯爽,面上讲的却不是什么好消息,起码对於大虞来说。
    【那么今天《大奸若忠》第二季第三期来啦!这一期的主题是,大虞朝景和帝时期,影响最大的四场战役之一,裂旗之战!】
    而此时距离苏砚冬得到消息,已经过去半个月了,而北疆传来消息到江南也需要一个月,初春时节,万物復甦。
    大齐的偷袭也来了。
    没错,在签订了“互不侵犯”盟约之后,大齐又毁约了。
    上次签订,还是在苏砚冬把大齐狠狠阴了一手,夺回来了两个城池之后。
    没错,別以为苏砚冬是软柿子捏的,大齐把自己的师兄活活打死,罪魁祸首就是大齐如今的帝王,曾经的七皇子拓跋南,这怎能不让苏砚冬恨得牙痒痒?
    可此时,天幕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大虞永安二年……裂旗之战……损失惨重……,大齐国力大增,险些夺取十个城池……可……】
    天幕开始断断续续地播放,此时更像是一个失控了的电视机,连屏幕上播放的数据都被模糊了。
    老李的存在也变得虚化,最后银光一闪。
    天幕关闭了。
    底下的百姓都鸦雀无声,没想到天幕播放了十三期居然出现了这种情况。
    连景和帝都在思考,是不是遭了天谴,天幕才这般情况。
    所有人都在心里闪过一句话。
    “天机不可泄露!”
    正是因为天机被泄露了,所以天幕才出来这种被抹除一般的存在。
    景和帝立刻回了金龙殿,此时奏摺也来了,正是北疆的异动。
    事实上,金龙卫在前朝万平帝最后的努力下,终於发挥了一些作用,可还是由於更换朝代,人心惶惶,对於边境的金龙卫的掌控力不足。
    不是所有人都承认景和帝这个新帝的,收服人心还需要时间去积累。
    可北疆已经来犯了。
    “爱卿,速速回北疆抵御外敌。”
    姬淮疆是镇北大將军,也是景和帝最信任的將军。
    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姬淮疆本来是班师回朝来给景和帝撑腰的,谁能想到北疆这么快就积蓄了军队准备来犯。
    北疆是从哪里扯来的军队?难道姬淮疆当初班师回朝剿灭北疆军队几万是假的吗?
    按理来说,北疆元气大伤,是没有力气来犯才对。
    “裂旗之战损失惨重,大齐国力大增,难道是收服了另一支偽齐吗?”
    景和帝只能想到这个可能了,托苏砚冬的福,大齐在几年前爆发了极大的內乱,其中一支皇室成员拓跋象叛离齐国,在齐国的西部成立了“真齐”,人称“偽齐”。
    “拓跋南什么时候下了这种魄力?”
    那“偽齐”叛逃的时候,还带走了拓跋南的母妃和妻子,他唯一的儿子被绑架到了偽齐。
    可看到接下来的消息,景和帝一下就明白了。
    “拓跋南一胎八宝?!”
    什么样的神人可以生出一胎八宝?
    “这是谁写的消息?朕要好好嘉奖他!”
    苏砚冬打了个喷嚏,这一胎八宝当然是她写的啦。
    其实慈安院在北疆的眼线也没有摸清楚拓跋南后宫的情况,只是想给京都的人一个警醒。
    要对北疆报以足够的警惕,不然马失前蹄、重蹈覆辙。
    拓跋南有多么谨慎呢?
    他的孩子出生,居然养了七个替身。
    在不同的宫殿和不同的妃子那里,生怕唯一的独苗又被偷了。
    某种意义上,拓跋南一胎八宝也不是错的。
    只是景和帝看到消息属实喷了一口茶水。
    你认真的吗?
    这一定不是金龙卫递来的消息,消息来源不可靠,可是带来的消息內容还是很让人害怕的。
    拓跋南与偽齐一直僵持著,不就是因为妻、子都被偽齐挟持吗?若是已经打算动兵,自然是无所牵掛了。
    这对大虞来说实在是一个坏消息。
    大齐本身国力就强於大虞,要不是苏砚冬的分化,大齐可就把矛头都对准大虞了。
    攘外先忧內,那“裂旗之战”,定然是大齐统一之后对大虞发起的猛攻。
    “北境狼烟再起,大齐虎视眈眈,踏我疆土、绕我黎民,此等国讎家恨,断不可忍。”
    景和帝想到了先祖被大齐打得那段歷史,面色沉重。
    “今授君虎符,统领十万淮北军北上,非爱卿不能担此重任。”
    姬淮疆同样面色沉凝,那天幕所说属实的话,这裂旗之战应当就是在永安二年,也就是今年。
    因著新帝登基第二年,难得有著新年的氛围,百姓们却又被北疆来临的消息嚇得瑟瑟发抖。
    “北齐又来了!”
    “大魔头!”
    “我们是不是要准备南撤?”
    眾所周知,要打穿十个城池的话,那就一路从北疆边境打到了京都啊。
    这不就是妥妥南迁的结局?
    他们这些百姓都会成为大齐的战利品,同时也有著被屠城烧杀抢掠的风险。
    要知道大齐每每攻略城池,最先遭殃的就是百姓。
    他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口,对於成年男性都是直接杀了,年轻女性也成为俘虏。
    万平帝时期不知道和亲了多少公主,甚至不知道有多少公主的鲜血洒在齐国王庭。
    可恨的是,齐国人为了让大虞的血脉不混淆王庭,基本上没有平安產下皇子的公主,大多都在齐国皇帝的默许下被暗害。
    在大虞產下公主,默认变成牺牲品,是大家的共识。
    也只有苏砚冬执政的几年,力排眾议,才让仅有的两名公主倖免於难。
    可如今……
    能让大齐停止征伐的脚步,定然是割地赔款一条龙了。
    难道歷史上的自己这么窝囊,在刚上任的第二年就变成了割地赔款的弱君?
    他看向两个妹妹的名册,那她们也……被牺牲了吗?
    万平帝最小的两个女儿,景和帝仅剩的两个妹妹……就这样被大齐的铁蹄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