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血莲
第208章 血莲
三名身形佝僂的守卒对靠在墙垛后,微声交谈著。
老卒啃咬著灰白断骨,一下一下的磨著,直至一颗黑牙脱落,方才吃痛的停下手中的动作。
自从姚恢迁移了万余户百姓南下,安定十室九空,只留下数百户老弱,连耕种放牧都是问题。
仓中剩余的一两千石粮食吃空后,城中剩下的军民苦苦支撑,饿死近百户后,勉强挺过了一月像这些无力耕种田地,放牧的无用庶民,每日的盼头就是谁死了,挥洒余力爭夺断肢。
城中如坟冢一般死寂,一阵风沙袭来,棕褐细小的沙尘漂入眼角,不知为何,风沙越滚越大,直至壁墙轻微颤动。
老卒软弱无力的倚墙起身,他搓了搓双目,透过风尘看向远方。
“嗖!”
乾枯的唇角为利箭所穿,一滴滴乾涸的血水滴落在地上,两名守卒呆愣在原地,似是想要逃离,似是想要解脱。
“得得一一一”马蹄声如风雷席捲,响彻天际。
半耸著的城门被骑兵粗暴的顶开,位於军后的赫连勃勃看向久违的安定城,面无哀喜。
夏军入城后,先是挨家挨户的搜罗一遍,掠夺无果后,些许忍耐数月,报以期望的匈奴骑兵將怒气宣泄在仅存的老弱上。
赫连勃勃不徐不急的驾马入城,他看著了无胜跡的街道,“”了一声,遂下马上城,待到他来到城上,见得还有七八名弱不禁风的守卒依偎在一块,脸色不快。
隨行在身侧的赫连昌见状,遂將掛在身上的檀弓箭袋取下,双手递交给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接过后,拈弓搭箭,弦声响起。
“咻!”
箭矢正中眉眼,贯穿头颅,箭簇抵著墙垛,如同將尸首钉入璧中。
“父皇神射!”
“陛下神射!!”
射中的同时,赫连昌拍掌叫好,在其身后的將领文臣当即附和。
赫连勃勃脸上的不悦淡了些许,但还未完全褪去,他缓缓地从箭壶中抽出羽箭,缓缓地搭在弓弦上,剩下的数名老卒神色惊惧,无力的往另一边奔走。
“咻!”
又一箭射出,箭簇从脑后穿过,大半个箭身嵌入脑中,唯有一朵白羽在脑勺处,似绽放於仲夏之莲。
稍顷,莲由白转红,身躯跌倒在地,箭矢受衝力顶出,同战旗般竖立在血肉中。
“啪!啪!啪!”掌声如战鼓般循序渐进,激盪高昂。
隨著数人惊恐远去,赫连勃勃加快了手中的动作,他迅捷的再次抽出两箭。
一箭射中脖颈,一箭贯穿胸膛数刻之间,七八名守卒尽皆瘫倒在地,了无生息。
赫连勃勃呼了口气,將弓与箭壶交与赫连昌,微微一笑,说道:“朕有好些时日未曾练箭,生疏了。”
“父皇乃天授神射,习练与否,皆是百发百中,儿臣每日习练弓,已相差甚远。”
眾人见脸色舒缓,一时间,吹捧之言不绝於耳。
相比於马屁赫连勃勃更为欣赏著自己在墙道上所铸之杰作。
单纯的射杀已然满足不了他的私慾,唯有用血液点缀之方能使他孤芳自赏。
半响后,甲士们將墙道上尸骸,连带著略微凝固的血跡清理的一乾二净。
赫连勃勃立於城上,问向一旁默不作声的文士。
“刘裕进至陕中,灭秦指日可待,惜朕在否城苦等,安定空虚,早可发兵据守。”
早前赫连勃勃想要观望一番局势,直至姚恢身死,他都未曾发兵侵占安定,姚绍呕血而死的消息得知的更晚,不知怎的,京兆的消息越发阻塞,信件也从数日一封转成半月一封。
耳目为布所蒙的滋味令赫连勃勃身心不適,自称帝设百官后,他已然尽力克制自己,嗜血就像是刻在骨子里一般,凡有不顺之处,便总是想以杀止愤。
王买德微躬著身,沉默不言,先前赫连勃勃射杀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卒时,他便有意劝諫,奈何赫连勃勃的脾性,终是让他隱忍了下来。
当然,王买德並非是怜悯那几根草芥,只是赫连勃勃先前允诺他,入秦地以后,克尽守己,不得滥杀秦民,毕竟此番与以往不同,数万夏骑攻伐至此,为的不是掳掠钱粮人口,而是为占据关中之地,问鼎天下。
“陛下詔太子分兵进据安定各城,安定的民户本就不多,若不加以遏制,陛下占据一座座空城,何用之?”王买德正声道。
赫连勃勃警了一眼王买德,面色淡然道:“卿之意,朕心中瞭然,朕已传詔与儿,进驻各县时,不得杀戮。”
听此,王买德默然。
“陛下乃大禹之后,志在恢復先祖伟业,往后每克一城,皆是夏土,君主对待治下的百姓,应適以仁义,使其重归王化,如此,国力方能有所寸进,陛下也可摆脱夏州贫瘠之地,夺取了关中,便可步步为营,休养生息,囤积国本。”
王买德停了下,又道:“永嘉乱后,关中晋胡错杂,去地方豪强大族之外,羌、氏、鲜卑、匈奴迁移至关中的部落数不胜数,拉拢晋人士族,徵用胡人为军,文武相辅,霸业可图。”
赫连勃勃面色稍有动容,他抚在垛上的双手不自由的握起,说道:“卿之计策,乃是在夺取关中之后,朕往昔豪言,臆测刘裕灭秦之后,必然急不可耐南归称帝,復洛后,他连九锡都未曾討要,且依是郡公—”
赫连勃勃將忧虑娓娓说出:“刘裕一改往日作风,朕本以为他谦让数次,可至今都未传有封赏他的消息,五十有四了,就这般有耐性不成?”
王买德听后,思片刻,说道:“陛下不用担忧,刘裕年迈,此时不受封,盖因长安未可,故而想在此之后受封,晋国之国力有限,钱粮並非取之不竭,臣料断其灭秦后,定然要休养生息一年半载,以此巩固关中司隶。打下的疆土消化不掉,迟早也要吐出去,至於是上是下,则看陛下如何取捨。”
“哈哈!”赫连勃勃笑了一声,侃道:“朕並非畏惧其势,河滨一战,可谓是名震天下,朕苦思冥想,只觉长孙嵩寡智,竟直衝那摆设相连之车阵,围而不攻,普军能奈他何?”
“用兵侧重不同,鲜卑铁骑以掠阵为重,陛下用骑,以迁回牵扯为重,若刘裕向陛下用车阵,绝无此一胜。”王买德由衷道。
从根本上,赫连勃勃就不可能会令骑军直衝车阵,即使对射不过,撤便是,为何非要殊死一战不可?
“朕见那群鲜卑人一代比一代痴傻,以为穿上了厚重的玄甲,便不可阻挡?討伐些无用的流民杂军,也敢自翊天下第一骑?”
戏謔一二,赫连勃勃转念想道:“刘裕南归后,不知是否会留那孺子坐据长安,此子——-骄纵,有股血气,好在年少,阅歷浅薄,对於兵事一知半解,若当真留他坐镇长安,倒是成全了朕。”
刘义符奔袭一役是让赫连勃勃些许刮目相看,要以同龄比较才能,后者捫心自问,总角之年时,断然无此魄力。
可魄力血性都是皆是加以利用的资本,赫连勃勃甚至已在脑海中勾勒出应对之计,如何诱使其兵出长安,如何分而击之,如何迁回拉扯。
“陛下目光深远,臣不能及,但刘裕入主长安后,陛下占据安定,勿要再南进,陛下可领大军回撤,示弱於他,待其急不可耐南归时,復领大军南下,如此,取得关中之胜算,十之六七。”
王镇恶、毛德祖、沈林子诸良將镇守关中,即使赫连勃勃运筹帷,前者坚守不出,要想克诸坚城,也是极难之事,王买德所言的六七成,这还是在有天时相助的境遇下。
虽说不敢言完全,但相比於晋军攻入关中,夏军自北南下,一路平野,无雄关险隘所阻,天然便有地势之利。
再者,先前赫连勃勃攻至郡城,离京兆不足百里之遥,数次往返,兵家所爭之地,大都知悉,再令他南下进军,自然要比往常更加得心应手。
赫连勃勃听后,顿感焦躁,遂不再推演將后之事,而是侧目於天边如血色般鲜艷的夕阳。
三名身形佝僂的守卒对靠在墙垛后,微声交谈著。
老卒啃咬著灰白断骨,一下一下的磨著,直至一颗黑牙脱落,方才吃痛的停下手中的动作。
自从姚恢迁移了万余户百姓南下,安定十室九空,只留下数百户老弱,连耕种放牧都是问题。
仓中剩余的一两千石粮食吃空后,城中剩下的军民苦苦支撑,饿死近百户后,勉强挺过了一月像这些无力耕种田地,放牧的无用庶民,每日的盼头就是谁死了,挥洒余力爭夺断肢。
城中如坟冢一般死寂,一阵风沙袭来,棕褐细小的沙尘漂入眼角,不知为何,风沙越滚越大,直至壁墙轻微颤动。
老卒软弱无力的倚墙起身,他搓了搓双目,透过风尘看向远方。
“嗖!”
乾枯的唇角为利箭所穿,一滴滴乾涸的血水滴落在地上,两名守卒呆愣在原地,似是想要逃离,似是想要解脱。
“得得一一一”马蹄声如风雷席捲,响彻天际。
半耸著的城门被骑兵粗暴的顶开,位於军后的赫连勃勃看向久违的安定城,面无哀喜。
夏军入城后,先是挨家挨户的搜罗一遍,掠夺无果后,些许忍耐数月,报以期望的匈奴骑兵將怒气宣泄在仅存的老弱上。
赫连勃勃不徐不急的驾马入城,他看著了无胜跡的街道,“”了一声,遂下马上城,待到他来到城上,见得还有七八名弱不禁风的守卒依偎在一块,脸色不快。
隨行在身侧的赫连昌见状,遂將掛在身上的檀弓箭袋取下,双手递交给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接过后,拈弓搭箭,弦声响起。
“咻!”
箭矢正中眉眼,贯穿头颅,箭簇抵著墙垛,如同將尸首钉入璧中。
“父皇神射!”
“陛下神射!!”
射中的同时,赫连昌拍掌叫好,在其身后的將领文臣当即附和。
赫连勃勃脸上的不悦淡了些许,但还未完全褪去,他缓缓地从箭壶中抽出羽箭,缓缓地搭在弓弦上,剩下的数名老卒神色惊惧,无力的往另一边奔走。
“咻!”
又一箭射出,箭簇从脑后穿过,大半个箭身嵌入脑中,唯有一朵白羽在脑勺处,似绽放於仲夏之莲。
稍顷,莲由白转红,身躯跌倒在地,箭矢受衝力顶出,同战旗般竖立在血肉中。
“啪!啪!啪!”掌声如战鼓般循序渐进,激盪高昂。
隨著数人惊恐远去,赫连勃勃加快了手中的动作,他迅捷的再次抽出两箭。
一箭射中脖颈,一箭贯穿胸膛数刻之间,七八名守卒尽皆瘫倒在地,了无生息。
赫连勃勃呼了口气,將弓与箭壶交与赫连昌,微微一笑,说道:“朕有好些时日未曾练箭,生疏了。”
“父皇乃天授神射,习练与否,皆是百发百中,儿臣每日习练弓,已相差甚远。”
眾人见脸色舒缓,一时间,吹捧之言不绝於耳。
相比於马屁赫连勃勃更为欣赏著自己在墙道上所铸之杰作。
单纯的射杀已然满足不了他的私慾,唯有用血液点缀之方能使他孤芳自赏。
半响后,甲士们將墙道上尸骸,连带著略微凝固的血跡清理的一乾二净。
赫连勃勃立於城上,问向一旁默不作声的文士。
“刘裕进至陕中,灭秦指日可待,惜朕在否城苦等,安定空虚,早可发兵据守。”
早前赫连勃勃想要观望一番局势,直至姚恢身死,他都未曾发兵侵占安定,姚绍呕血而死的消息得知的更晚,不知怎的,京兆的消息越发阻塞,信件也从数日一封转成半月一封。
耳目为布所蒙的滋味令赫连勃勃身心不適,自称帝设百官后,他已然尽力克制自己,嗜血就像是刻在骨子里一般,凡有不顺之处,便总是想以杀止愤。
王买德微躬著身,沉默不言,先前赫连勃勃射杀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卒时,他便有意劝諫,奈何赫连勃勃的脾性,终是让他隱忍了下来。
当然,王买德並非是怜悯那几根草芥,只是赫连勃勃先前允诺他,入秦地以后,克尽守己,不得滥杀秦民,毕竟此番与以往不同,数万夏骑攻伐至此,为的不是掳掠钱粮人口,而是为占据关中之地,问鼎天下。
“陛下詔太子分兵进据安定各城,安定的民户本就不多,若不加以遏制,陛下占据一座座空城,何用之?”王买德正声道。
赫连勃勃警了一眼王买德,面色淡然道:“卿之意,朕心中瞭然,朕已传詔与儿,进驻各县时,不得杀戮。”
听此,王买德默然。
“陛下乃大禹之后,志在恢復先祖伟业,往后每克一城,皆是夏土,君主对待治下的百姓,应適以仁义,使其重归王化,如此,国力方能有所寸进,陛下也可摆脱夏州贫瘠之地,夺取了关中,便可步步为营,休养生息,囤积国本。”
王买德停了下,又道:“永嘉乱后,关中晋胡错杂,去地方豪强大族之外,羌、氏、鲜卑、匈奴迁移至关中的部落数不胜数,拉拢晋人士族,徵用胡人为军,文武相辅,霸业可图。”
赫连勃勃面色稍有动容,他抚在垛上的双手不自由的握起,说道:“卿之计策,乃是在夺取关中之后,朕往昔豪言,臆测刘裕灭秦之后,必然急不可耐南归称帝,復洛后,他连九锡都未曾討要,且依是郡公—”
赫连勃勃將忧虑娓娓说出:“刘裕一改往日作风,朕本以为他谦让数次,可至今都未传有封赏他的消息,五十有四了,就这般有耐性不成?”
王买德听后,思片刻,说道:“陛下不用担忧,刘裕年迈,此时不受封,盖因长安未可,故而想在此之后受封,晋国之国力有限,钱粮並非取之不竭,臣料断其灭秦后,定然要休养生息一年半载,以此巩固关中司隶。打下的疆土消化不掉,迟早也要吐出去,至於是上是下,则看陛下如何取捨。”
“哈哈!”赫连勃勃笑了一声,侃道:“朕並非畏惧其势,河滨一战,可谓是名震天下,朕苦思冥想,只觉长孙嵩寡智,竟直衝那摆设相连之车阵,围而不攻,普军能奈他何?”
“用兵侧重不同,鲜卑铁骑以掠阵为重,陛下用骑,以迁回牵扯为重,若刘裕向陛下用车阵,绝无此一胜。”王买德由衷道。
从根本上,赫连勃勃就不可能会令骑军直衝车阵,即使对射不过,撤便是,为何非要殊死一战不可?
“朕见那群鲜卑人一代比一代痴傻,以为穿上了厚重的玄甲,便不可阻挡?討伐些无用的流民杂军,也敢自翊天下第一骑?”
戏謔一二,赫连勃勃转念想道:“刘裕南归后,不知是否会留那孺子坐据长安,此子——-骄纵,有股血气,好在年少,阅歷浅薄,对於兵事一知半解,若当真留他坐镇长安,倒是成全了朕。”
刘义符奔袭一役是让赫连勃勃些许刮目相看,要以同龄比较才能,后者捫心自问,总角之年时,断然无此魄力。
可魄力血性都是皆是加以利用的资本,赫连勃勃甚至已在脑海中勾勒出应对之计,如何诱使其兵出长安,如何分而击之,如何迁回拉扯。
“陛下目光深远,臣不能及,但刘裕入主长安后,陛下占据安定,勿要再南进,陛下可领大军回撤,示弱於他,待其急不可耐南归时,復领大军南下,如此,取得关中之胜算,十之六七。”
王镇恶、毛德祖、沈林子诸良將镇守关中,即使赫连勃勃运筹帷,前者坚守不出,要想克诸坚城,也是极难之事,王买德所言的六七成,这还是在有天时相助的境遇下。
虽说不敢言完全,但相比於晋军攻入关中,夏军自北南下,一路平野,无雄关险隘所阻,天然便有地势之利。
再者,先前赫连勃勃攻至郡城,离京兆不足百里之遥,数次往返,兵家所爭之地,大都知悉,再令他南下进军,自然要比往常更加得心应手。
赫连勃勃听后,顿感焦躁,遂不再推演將后之事,而是侧目於天边如血色般鲜艷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