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家国
第151章 家国
府门前。
刘义符平復心情之后,轻轻扣动门环。
“何人?”
门后传来询问声。
城內治安这几日好了很多,可各家各户还是心有戒备,所谓的风气,並非是几日才能形成。
谁知晓一阵风到底能吹多久?
雷声大雨点小的事,他们这些常居在洛阳之民,早已见怪不怪。
“豫章世子。”
趴在门后的奴僕听著,愣了一下,赶忙便將木阀打开。
“世子恕罪,仆不知———”
刘义符摆手打断道:“赵將军可在?”
“正与夫人用午餐。”
“你代我去问问,能否添双碗筷。”
听次,奴僕又是一愣,他笑道:“世子若要用餐,主人与夫人怎会拒绝呢。
“礼不可废。”
“是。”
刘义符就在府外站了一会,赵玄与薛氏便亲自出来相迎。
“世子快请进。”
说著,薛氏竟要上前拉他,刘义符连忙收手笑道。
“將军与夫人近些时日可还好。”
薛氏听闻是刘义符相救了她的夫君,又一直无机会致谢。
向来冷著脸她露出笑来,倒让赵玄差点辨认不出。
进屋后,刘义符见食案上摆有三道菜餚,还正冒著热气。
“今日我煮的菜,世子快尝尝。”
薛氏亲自从观中装了一碗严严实实的粟米饭。
“多谢夫人。”
刘义符只待坐下,他见赵玄面露微笑的看著自己,一时摸不清头脑。
他夹起一块鱼肚肉塞入嘴中,当鱼肉刚触碰到舌尖,刘义符了,赶忙用筷子夹起粟米下咽“世子可吃的习惯?”薛氏急切问道。
刘义符乃是扬州人,吃北方菜,肯定会有些不適应。
对此,她早做有准备。
“夫人的厨艺自是极好,只是我今日胃口不佳,吃不了多。”
夫妻二人相视一眼,神色各有不同。
“平日餐食,交由下人去做便是了。”赵玄哀嘆道。
“我一年半载才做几回?吃两餐便耐不住了?”
刘义符见他们二人架势,遂即劝道:“我来此,还是有要事相询於將军和夫人。”
赵玄借坡下驴的放下碗筷,正色道:“世子儘管直言。”
薛氏听两人要谈正事,也不敢再扰乱。
“恕我冒昧一问,夫人可是河东薛氏之人?”
赵玄人得知刘义符是来寻薛氏,神色讶然。
『薛娘是河东人。”赵玄答道“薛辩乃夫人何许人也?”
薛辩镇守河北郡於魏城,位於蒲坂东南处。
河东薛氏自从蜀汉开始显名,要说最近的,便是出仕於姚秦之薛强。
姚兴曾拜其为右光禄大夫、七兵尚书、左户尚书,封冯翊郡公。
薛强於九十八岁高龄逝世后,秦廷又追赠其为辅国大將军、司徒公。
除去功名之外,他与王猛还是挚交老友,
当初桓温伐秦而归时,想要劝王猛归晋,可后者拒绝,桓温又劝薛强,也被拒绝。
王薛两家的关係一直不错,可王氏不愿佐命於姚氏,只能各奔东西。
荷坚在位时,曾多次徵召薛强入朝,可皆被拒绝,直到慕容永杀害王猛之子王永,鲜卑窃据并州,几欲染指河东时,他方才率族中部曲私兵,大败慕容永於陈川。
乍一听其事跡倒是颇为感人,可在刘义符眼中,士族也是有高低之分的,薛强这种身怀大才之人,不到国破家亡之际便不有所作为。
他与谢安的区別,不比才能,便是家大於国,只要鲜卑人不进犯河东,薛强未必会率兵攻打慕容永,事实上也和他猜测的不错。
姚兴封了一堆官民与他,他却依然不问世事,专注於养生,能活到九十八岁,在当今天下,无疑是凤毛麟角。
由此可以观出薛氏族风,薛辩品性才能大不如其父薛强,其为人骄纵跋扈,所治理的地方百姓多有怨言。
但饶是如此,薛辩也依然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了。
而河东薛氏,几乎可以说是自成一国,平阳郡为魏国所克后,城墙上尸骸箭矢遍布,城外的薛氏堡垒却是一尘不染。
魏军接管平阳后,与薛氏秋毫无犯,不是因为他们懂得礼数,不凯薛家的囤积如山钱粮,而是打不过啊!
薛强魔下的那一批宗室强兵,少说也有数千人死后,薛辩全盘继承父亲的部曲,將其部分驻留於“薛强垒”。
河东百姓都以薛强、薛永宗来命名那些薛家所筑的坞垒,可见其对当地的统治力有多么匪夷所思。
薛强所操练的宗室兵马,其实就是由族中勇武男子为主力,以部曲私兵为辅。
换种方式来讲,就是魏军以步兵为炮灰,具装甲骑为主力的路数。
战时跟披著重甲的亲兄弟或是族兄弟並肩作战,可谓是血脉羈绊,战力强的惊人,尤其是护卫祖地时。
於栗与薛氏也有所建交,薛家子弟两朝为官者不在少数,而薛辩虽不及父,但子承父荫,算是半个族长。
对於刘义符而言,用其一时便足矣,至於往后,一步一步做便是,总会轮得到他。
“世子还认得堂兄?”
薛氏不同赛鉴,他知晓刘义符的来意后,借问而答。
刘义符没曾想到薛氏如此直接,到底是一家人,后者也不介意自己单刀直入。
“將军有些事或许不曾告诉夫人,但我军確实有难处,我也就不瞒您了。”
他今日是有备而来,不过这个备,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天水赵与河东薛有联姻,实属正常。
赵玄镇洛阳,薛辩镇河北,从士族利益角度出发,不失为一桩佳缘。
当然,官职也可能是相辅相成,若薛辩在朝中无权柄,赵玄亦不会能受任於洛阳,反之亦然。
思绪至此,刘义符就不得不感慨天下何其大,又何其小,他一心一言想要为民,可遇事时,大都只能求助於那极少部分人。
“世子救我夫妻二人性命,我一妇人,若能助力於王师,正好以此报答世子之恩。”
薛氏述说时,神情並无一般女子的软弱,而是刚柔。
在她眼中,有恩报恩,有仇便报仇,全无扭捏作態。
但刘义符也从她口中听出另一番意味。
赵玄经此大难之后,薛氏所求唯有安稳。
刘义符看了赵玄一眼,见其神情与薛氏相同,方才从衣袖中掏出信封。
“我与薛將军未曾谋面,还请夫人代我將此信件转交与他。”
薛氏接过信封后,心中悲喜参半,要是以传信为恩,她不知要寄多少封才够相抵。
“我若直派魔下便装前去,薛將军未必会搭理,夫人可以另起一封家书,同我这封先交与族中
府门前。
刘义符平復心情之后,轻轻扣动门环。
“何人?”
门后传来询问声。
城內治安这几日好了很多,可各家各户还是心有戒备,所谓的风气,並非是几日才能形成。
谁知晓一阵风到底能吹多久?
雷声大雨点小的事,他们这些常居在洛阳之民,早已见怪不怪。
“豫章世子。”
趴在门后的奴僕听著,愣了一下,赶忙便將木阀打开。
“世子恕罪,仆不知———”
刘义符摆手打断道:“赵將军可在?”
“正与夫人用午餐。”
“你代我去问问,能否添双碗筷。”
听次,奴僕又是一愣,他笑道:“世子若要用餐,主人与夫人怎会拒绝呢。
“礼不可废。”
“是。”
刘义符就在府外站了一会,赵玄与薛氏便亲自出来相迎。
“世子快请进。”
说著,薛氏竟要上前拉他,刘义符连忙收手笑道。
“將军与夫人近些时日可还好。”
薛氏听闻是刘义符相救了她的夫君,又一直无机会致谢。
向来冷著脸她露出笑来,倒让赵玄差点辨认不出。
进屋后,刘义符见食案上摆有三道菜餚,还正冒著热气。
“今日我煮的菜,世子快尝尝。”
薛氏亲自从观中装了一碗严严实实的粟米饭。
“多谢夫人。”
刘义符只待坐下,他见赵玄面露微笑的看著自己,一时摸不清头脑。
他夹起一块鱼肚肉塞入嘴中,当鱼肉刚触碰到舌尖,刘义符了,赶忙用筷子夹起粟米下咽“世子可吃的习惯?”薛氏急切问道。
刘义符乃是扬州人,吃北方菜,肯定会有些不適应。
对此,她早做有准备。
“夫人的厨艺自是极好,只是我今日胃口不佳,吃不了多。”
夫妻二人相视一眼,神色各有不同。
“平日餐食,交由下人去做便是了。”赵玄哀嘆道。
“我一年半载才做几回?吃两餐便耐不住了?”
刘义符见他们二人架势,遂即劝道:“我来此,还是有要事相询於將军和夫人。”
赵玄借坡下驴的放下碗筷,正色道:“世子儘管直言。”
薛氏听两人要谈正事,也不敢再扰乱。
“恕我冒昧一问,夫人可是河东薛氏之人?”
赵玄人得知刘义符是来寻薛氏,神色讶然。
『薛娘是河东人。”赵玄答道“薛辩乃夫人何许人也?”
薛辩镇守河北郡於魏城,位於蒲坂东南处。
河东薛氏自从蜀汉开始显名,要说最近的,便是出仕於姚秦之薛强。
姚兴曾拜其为右光禄大夫、七兵尚书、左户尚书,封冯翊郡公。
薛强於九十八岁高龄逝世后,秦廷又追赠其为辅国大將军、司徒公。
除去功名之外,他与王猛还是挚交老友,
当初桓温伐秦而归时,想要劝王猛归晋,可后者拒绝,桓温又劝薛强,也被拒绝。
王薛两家的关係一直不错,可王氏不愿佐命於姚氏,只能各奔东西。
荷坚在位时,曾多次徵召薛强入朝,可皆被拒绝,直到慕容永杀害王猛之子王永,鲜卑窃据并州,几欲染指河东时,他方才率族中部曲私兵,大败慕容永於陈川。
乍一听其事跡倒是颇为感人,可在刘义符眼中,士族也是有高低之分的,薛强这种身怀大才之人,不到国破家亡之际便不有所作为。
他与谢安的区別,不比才能,便是家大於国,只要鲜卑人不进犯河东,薛强未必会率兵攻打慕容永,事实上也和他猜测的不错。
姚兴封了一堆官民与他,他却依然不问世事,专注於养生,能活到九十八岁,在当今天下,无疑是凤毛麟角。
由此可以观出薛氏族风,薛辩品性才能大不如其父薛强,其为人骄纵跋扈,所治理的地方百姓多有怨言。
但饶是如此,薛辩也依然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了。
而河东薛氏,几乎可以说是自成一国,平阳郡为魏国所克后,城墙上尸骸箭矢遍布,城外的薛氏堡垒却是一尘不染。
魏军接管平阳后,与薛氏秋毫无犯,不是因为他们懂得礼数,不凯薛家的囤积如山钱粮,而是打不过啊!
薛强魔下的那一批宗室强兵,少说也有数千人死后,薛辩全盘继承父亲的部曲,將其部分驻留於“薛强垒”。
河东百姓都以薛强、薛永宗来命名那些薛家所筑的坞垒,可见其对当地的统治力有多么匪夷所思。
薛强所操练的宗室兵马,其实就是由族中勇武男子为主力,以部曲私兵为辅。
换种方式来讲,就是魏军以步兵为炮灰,具装甲骑为主力的路数。
战时跟披著重甲的亲兄弟或是族兄弟並肩作战,可谓是血脉羈绊,战力强的惊人,尤其是护卫祖地时。
於栗与薛氏也有所建交,薛家子弟两朝为官者不在少数,而薛辩虽不及父,但子承父荫,算是半个族长。
对於刘义符而言,用其一时便足矣,至於往后,一步一步做便是,总会轮得到他。
“世子还认得堂兄?”
薛氏不同赛鉴,他知晓刘义符的来意后,借问而答。
刘义符没曾想到薛氏如此直接,到底是一家人,后者也不介意自己单刀直入。
“將军有些事或许不曾告诉夫人,但我军確实有难处,我也就不瞒您了。”
他今日是有备而来,不过这个备,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天水赵与河东薛有联姻,实属正常。
赵玄镇洛阳,薛辩镇河北,从士族利益角度出发,不失为一桩佳缘。
当然,官职也可能是相辅相成,若薛辩在朝中无权柄,赵玄亦不会能受任於洛阳,反之亦然。
思绪至此,刘义符就不得不感慨天下何其大,又何其小,他一心一言想要为民,可遇事时,大都只能求助於那极少部分人。
“世子救我夫妻二人性命,我一妇人,若能助力於王师,正好以此报答世子之恩。”
薛氏述说时,神情並无一般女子的软弱,而是刚柔。
在她眼中,有恩报恩,有仇便报仇,全无扭捏作態。
但刘义符也从她口中听出另一番意味。
赵玄经此大难之后,薛氏所求唯有安稳。
刘义符看了赵玄一眼,见其神情与薛氏相同,方才从衣袖中掏出信封。
“我与薛將军未曾谋面,还请夫人代我將此信件转交与他。”
薛氏接过信封后,心中悲喜参半,要是以传信为恩,她不知要寄多少封才够相抵。
“我若直派魔下便装前去,薛將军未必会搭理,夫人可以另起一封家书,同我这封先交与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