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父女与君臣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高鰲拜想要用他的思想覆盖住这个独生女儿的思想,却不知道苏砚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这个朝代对话的。
    “为了一时家族的繁荣,就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的站在百姓的血肉上生存吗?”
    从前高塬这个富家公子,隨手一顿饭,就是她们那个贫穷小家一年的开销,甚至是她从京都赶去求学带的那三十两银子,在这个高家唯一继承人的手上不过是打赏下人的一点钱財罢了。
    当剥削百姓成为合法行为的时候,这个王朝也就完了。
    苏砚冬不想看到自己一手缔造的大虞,在自己所谓亲生父亲以及其他世家的啃食下消耗殆尽。
    “从前我为首辅时便能为了大虞粉身碎骨,即便是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如今带著高家的这些权利,你觉得我又会做些什么呢?”
    这些话苏砚冬並没有问出口,可她心里明显就是这般想的。高鰲拜摸不清这个女儿的心思,只想著她能力出眾,却没想到她的思想是与高家完全对立的。
    而与那时候孤立无援的自己不同,此时的自己既有於万三的经济支持,又有著白夜的武力支持,甚至还有著高家的权势支持。
    父女俩的尷尬气氛维持了一会儿,之后苏砚冬就告退了,她有自己的家,並不愿意去住高家给他安排的住所,只是没想到意料之外的人依旧能够找到她面前来。
    “参见陛下。”
    上一次见面,还是苏砚冬祝愿大虞海晏河清之时,谁能想像不过几月光景,如今的大虞竟然变得这么糟糕呢?
    不仅被大齐偷了好几个城池,百姓风貌因著新政被废变得更差。
    眼前的景和帝,气色看起来比自己还差,苏砚冬要从轮椅上站起来,还是被阻止了。
    “不必起来,我……不过是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的。”
    苏砚冬的神色並不像是被高家强迫,景和帝的心里酸酸涩涩。
    当如何破局,还应问苏砚冬的想法才行。
    “砚冬过得还不错,只是百姓过得更差了。”
    从前的苏砚冬引用过孟子的一则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將百姓比作是水,而王朝正是那摇摇欲坠的船舟。
    苏砚冬的这一句话让景和帝的脸色一下子就亮了起来,看样子砚冬也並不认同世家如今在朝堂上的胡作非为。
    “我今天所来亦应是来求破局之法,砚冬你也知道,如今我在朝堂上孤立无援,杨党的蠢恶计谋,不仅让高家重新占据朝堂的话语权,连我也……”成了傀儡皇帝。
    看到苏砚冬的神色不为所动,景和帝苦笑了一下。
    从前明明说了要放人家走的,如今她身子还未好,如何又能够回到朝堂来继续爭斗呢,还是算了吧。
    景和帝掩盖了面目,只苦涩的吐出来几个字,“砚冬,我知你如今身子不好,若是日后身子康健些,切记记得,百姓比我更需要砚冬。”
    白夜在远处守护著,听到这种话瞪著景和帝来,才不管他是不是皇帝呢。
    这话不就是逼迫大人继续回朝堂劳心劳力吗?可偏偏大人这般心软的性子,说不定真的会现在就回去了。
    苏砚冬还没有见过景和帝这样软弱的神色,或许失去权力对一个人是最大的惩罚,眼睁睁看著权力从自己手上溜走,却无济於事,仅仅是因为当初一个错误的决策。
    “陛下,您明白当初为什么我向先帝举荐您吗?”
    明明知道景和帝潜邸时期就对自己有意见,自己为什么不举荐太子和八皇子这两个炙手可热的继承人人选呢?
    景和帝愣了一下,他看著苏砚冬认真的神色,从前与他相处时並没有谈论到这个话题。
    因著每次都会想到苏砚冬说他不行,如今正儿八经的提起这个问题,他还当真思索了一番自己当初相较於其他几个继承人来说任何优势都没有,除了能够隱忍之外。
    “我不知道。”
    景和帝又露出了那日请教苏砚冬治水时候的恳切神色,对,没错就是这种求教的神色。
    能够一心为民的皇帝才是真正好的继承人人选,那两个一直养在深宫里,享受荣华富贵的皇子,別说体谅民生了,每日都在为他们的寢宫没有修建的更加豪华而抱怨,尤其是太子。
    “可你现在做的就是能够打动我的事情呀。”苏砚冬勾了勾唇,能够不耻下问的皇子,那太子与八皇子很难做到。
    如今的景和帝並不得志,还是需要鼓励他一下才行,毕竟皇家没有第二个能够如他一样勤勤恳恳劳作的皇帝了,苏砚冬隱约记起来歷史上的景和帝好像是过劳死的。
    除了想要与自己一起斗鸡这一点之外,其他的景和帝做的其实都挺尽职尽责的。
    景和帝看著眼前坐在轮椅上神色温和的苏砚冬,眼里闪过些什么?他的心砰砰砰的跳,还是为了眼前人而心动,而他並不想將这纯洁的君臣之情污染了,只是继续问道:
    “若是朕发誓一定要將大虞带到先帝,还有歷史上的王朝都无法到达的高度,砚冬可愿来辅佐朕?”
    有他在,拼尽全力也不会让苏砚冬受到一丝伤害的,他们此时的感情是纯粹的君臣情谊,只关乎於百姓的生存以及大虞的存亡,没有任何私情。
    苏砚冬也感受到了眼前景和帝的恳切以及无助,她知晓景和帝身边的几个潜邸之臣並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势,即便是有能力也无处施展,他们的任免都被高家所把控。
    “高家不会成为陛下的阻碍。”
    苏砚冬没有做任何口头保证只是说出来了这一句类似於誓言的话。
    的確,高家確实不会成为大虞的阻碍,因为有苏砚冬在,她甚至感受到了高鰲拜对她几乎纵容的態度,也不知道这种情感是哪里来的,或者说是血缘关係真的这么重要,让高鰲拜寧愿藏起来自己的性格,以及將高家的权势都交给她。
    苏砚冬是不信这种所谓的父女血缘情谊的,可事实摆在这里又不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