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巷战

    当见到瘦骨嶙峋的那一支被围困的淮北军时,周海等人都红了眼眶。
    “老夏!”
    “你……”
    周海差点。喘不过气来,怎么短短一个多月不见就变了这么多,他扫视了一下,剩下的士兵却发觉他们全都精神状態不太好,甚至有的瘦的连骨头都看得见。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按理来说以他们留给淮北军的粮草,不会让他们到这种像是弹尽粮绝的程度,现在他们都瘦得让人心惊,恨不得倒吸一口气。
    “你们走了之后,我们就一直守在城池中,可是那骑兵非常阴险,一直围在周围还把所有的柴火与树木全都砍伐掉了,我们没有柴火做饭只能吃生米喝生水,可是那骑兵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將那深水中下了毒,城中已经有瘟疫存在了。”
    打不过就玩脏的嘛,周海狠狠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这群狗日的!”
    “没事的,我们已经破开了口子,先撤回到潞城吧新城上面的意思是说先放掉。”
    可是眼前的夏校尉摇了摇头,他不忍心。
    这些日子星辰的百姓一直都在给我们送粮食出谋划策,家中最后的水也没了。
    星辰的饮用水基本上就是打水井,可是仅有的河道都被污染之后,能够使用的水就更少了。可心城的百姓还是將这些水都送到军队里来。
    这样淳朴善良的新城人民,怎么让人忍心捨弃呢?
    你不知道那两座城里的百姓都被他们杀掉了。
    如果现在我们撤离,完完全全就是將我们自己的同胞百姓送给他们上。
    老夏非常的壮烈,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打算,即便是用生命掩护,也要將新城人民全部都挪移出去。
    那两座城池已经是前车之鑑了,他们守护了一辈子的大雨,如今摆现在他们的疏忽下。被人残忍杀害,怎么能让他们不感到愧疚呢?
    老莫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当兵的子承父业网上已经有三代都当兵了。如今驻守在边疆城池。已有30年,如今的他已经50岁了,他甚至觉得就算是將自己的性命丟在这里,也总好过百姓被屠杀。
    “有办法的总有办法的。”周海的声音在颤抖,可他的手已经把桌角都掐烂了。
    “不可能就让你一直牺牲啊!”
    周海与老夏已经同袍了几十年了,上面不管换了多少个將领,他和老夏也一直都在边境坚守著。
    如今看到老友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打算,他又开始热泪盈眶起来,这段时间失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不想著仅剩的几个好友也做出无畏的牺牲。
    “苏大人一定有办法的,我们先去请教苏大人,你莫要轻易下决定,先同我们出去吧。”
    只要从那条路一起突围,淮北军这支被围困的队伍的將领起码都能逃出去。
    而那些士兵们还是要在城內坚守,老夏也明白这个道理,此时他囁嚅著嘴唇,面色没有一丝犹豫的说。
    “我还是不走了,这些儿郎们都是我的好手下,他们兢兢业业,一同守卫家国,没理由会被我们放弃,我不是妇人之仁,而是觉得这乱世总得要有人牺牲才行。”
    “该死的都怪朝廷不派来支援,这都一个月了!”如果还是不来支援,那肯定就是要死的结局。
    “真的要等打到监督之后,那些人才会有所行动吗?”周海愤愤地捶了一下旁边的柱子轰然倒塌。
    前任淮北军將领——姬將军就是这么死的。
    “大人……”
    胡晗姍在旁边看著两个上司正在爭论去留问题,忍不住出声打断。
    “苏大人已经想好了对策,我们可以打巷战。”
    巷战的概念,两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此时的目光都聚焦在胡晗姍身上。
    巷战的核心是利用复杂地形展开近距离攻防对抗。
    对抗齐人的核心是利用城市村落的复杂地形,彻底瓦解匈奴骑兵优势,將战场转化为適合己方步兵近距离作战的绞杀场。
    这个想法在苏砚冬提出来的时候,就让胡晗姍眼前一亮,產生许多灵感。
    避免正面硬拼,巷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用小股兵力消耗匈奴,而非集中对抗。
    第一层远程消耗在高处屋顶阁楼部署弓弩手。优先射杀齐国骑兵的马匹马匹目標大防护弱,失去马匹的匈奴士兵战斗力大幅下降。
    这种打法,古往今来从来都没有过。
    周海几人都面色一亮,老夏也知道这个战术的妙处。
    “妙!妙!妙!”
    把一个身经百战几十年的老將都逼成了一只小猫咪,在这里喵喵叫。
    胡晗姍在心里偷笑,不过她也同样因为苏大人这个战术而惊嘆,毕竟这种战术在大禹乃至於全天下的歷史上都没有过,如果真能成的话,苏大人这个战术说不定可以被记入史册,引为兵家传书。
    谁不会对逆风翻盘,乃至於绝境翻盘的人心生敬意呢?
    可苏大人就是能够做到,她也是自己永远会崇拜追隨的对象!
    “——你们说,大虞这一文一武两位女扮男装的奇才与鬼才,真的没见过吗?
    ——我觉得不然啊,虽然歷史上记载苏相在景乐元年就没了,可老李不是证明了一点,苏相不是死於那一年吗?
    ——鄙人研究大虞歷史二十年,苏相在沉寂之后的马甲可能性,大概有三个,首当其衝的就是那个宫中以“春娘”之名,被文武百官怒斥后宫不得干政,却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力挽狂澜的那位隱妃……
    ——眾所周知,景和帝的后宫记载几乎没有,只有这一则记载,因著隱秘又离奇,被各种野史所记载,可出土的部分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
    ——可胡將军扬名的时候,恰好是在那位逢春居士被困在后宫的时间,又如何能够相见呢?
    此时一位戴著眼镜、头髮白的学者翻了翻拍下来的照片,这些可都是真实的史实资料,上面就有著记载,“逢春居士假死”,这位逢春居士,是否就是苏相苏砚冬?
    苏砚冬在没有被凌迟之后,难道被景和帝收入后宫了吗?
    儘管苏相是一位女子,这位白学者还是觉得有些折辱这位惊才绝艷的首辅了,她的光彩被人珍藏了。
    ——有记载说,苏相曾经给胡將军送去过不少新式武器,这些图纸也被记载於苏相的坟墓中……
    打了几行字,白学者又刪掉了,他还需要再研究一下这大虞文武传奇的交集才可以。”